在新課程的指引下,為了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的提升,教研工作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通過實施“三新四行動”策略,即新課標、新教材、新課堂,以及讀課標、說教材、做課例、研作業(yè),我們能夠有效地促進教育改革,并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。這一系列措施不僅幫助教師們更好地適應教育發(fā)展的新要求,也為學生的全面發(fā)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。2025年2月25日到2月28日,為落實新課標理念,銅山區(qū)伊莊鎮(zhèn)實驗小學分教研組開展了課堂教學交流活動。
課堂教學精彩瞬間
語文教研組劉慧老師執(zhí)教了《我多想去看看》。一年級的學生感性意識比較強,因此教學中,劉老師避免了抽象的說教講解,而是利用鮮活的畫面充分調動學生視覺、聽覺,引發(fā)學生情感共鳴。同時劉老師的語言詩情畫意,并善于引導孩子抓住關鍵詞句進行指導朗讀,充分激發(fā)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與“多想去看看”的迫切心情。最后自然過渡到小練筆“心愿卡”環(huán)節(jié),由扶到放,讀寫結合,使學生樂學、善學、學有所獲。
吳春艷老師執(zhí)教的是一年級《十幾減8、7》。吳老師根據本班學生的年齡特點,把題目放在單元情景圖中培養(yǎng)學生提出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上,激發(fā)了學生的學習興趣。在上一節(jié)教學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,學生利用簡單的遷移就很容易想到并掌握了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。教學中注重讓學生討論說出具體的思路,同時并借助實物進行操作,在探究計算方法時,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,并給學生交流、展示的空間。這種靈活自由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。
張黎老師執(zhí)教的五年級下冊《Unit4 Seeing the doctor(Story time)》亮點突出,教師利用生動的圖片、視頻等教具,將看病這一生活場景鮮活呈現,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,激發(fā)學習興趣 。教學過程中,通過角色扮演,讓學生充分練習核心句型,提升口語表達能力。小組合作討論環(huán)節(jié),增強了學生的交流與協(xié)作能力。美中不足是拓展環(huán)節(jié)稍顯倉促,若能給學生更多時間展示想法,課堂會更出彩。
評課研討共話成長
評課前,劉慧、吳春艷、張黎老師分享了她們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設計意圖,分享了課堂上的互動技巧和教學策略,還深入探討了如何更有效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,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熱情。
伊莊鎮(zhèn)實驗小學李宇校長參與了每個教研組的上課、評課、說課的過程。在李校長的主持下,教師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聽課體會。他們不僅肯定了示范授課中的亮點和值得借鑒之處,同時也坦誠地提出了自己認為有待提升和改進的地方。這種開放而誠懇的交流氛圍,不僅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,也為今后的教學實踐指明了方向,體現了教師專業(yè)成長的積極態(tài)度。
集體備課,精彩說課
評課后,下周上課的教師進行說課,教研組進行研課。說課時老師們都從“教什么,怎樣教,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,從教材分析,教學目標,教學方法,教學過程”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。經過這種“教學評”一體化的模式,老師們對課堂教學都有深刻的理解。
在每個活動的尾聲,李宇校長都向在場教師詳細闡述了“三新四行動”的核心理念。他指出,這一策略的出發(fā)點是為了深入貫徹新的課程標準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(yōu)勢,并推動新教學模式的實施。李校長強調,這不僅將極大促進教師們專業(yè)素養(yǎng)的飛躍和教學技能的提升,也將顯著增強學生的學習成效。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,教育質量將得到全面提升,同時,這也將為構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