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蘇省教育廳、新華報業(yè)傳媒集團揚子晚報聯(lián)合少年志學習成長平臺聯(lián)合推出系列報道——“江蘇‘雙減’在行動?課后服務我有招”。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走訪江蘇13個市,尋訪課后服務的“智慧樣本”,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課后服務給孩子、家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。
“雙減”背景下,如何助力師生減負,提升課堂教學質量?“大數據”就是個很好的幫手。
“江蘇‘雙減’在行動——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全媒體環(huán)省行”第六站來到了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學,在這里,“大數據”融進了教學的方方面面。通過對課堂的調研和數據診斷,老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大大提升,學生們也學得更加輕松。
11月17日下午2:00,徐州三十一中九年級(3)班正在上著他們的下午的第二節(jié)課。這個時間段,也是九年級處副處長彭瑞娜的巡課時間。來到九(3)班門外,彭瑞娜探頭看向了教室里:老師正站在講臺上使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最新的教學課程,學生們定睛望向了屏幕,聽得非常入神。
她掏出手機,打開了“徐州市巡課系統(tǒng)”APP,在巡課記錄里給授課老師點下了“講臺”這一選項?!敖o你看我們的巡課系統(tǒng),里面針對老師的授課方式、上課的互動程度、學生的聽課效率等都進行了分類,我們在巡課時可以現(xiàn)場記錄老師們上課的動態(tài),以及學生聽課的反饋。到了一定的時間,系統(tǒng)會調出每一位老師上課的大數據,然后我們坐下來一起分析?!?br /> 三十一中副校長沈瑜“身兼多職”,既是巡課小組成員,也是一位“被巡課”的一線生物老師。記者在統(tǒng)計的“大數據”表格中,找到了沈瑜自己課堂匯總數據。作為一名生物老師,沈瑜在上課時十分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,合作活動率達到了29.5%,并且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,豐富課堂的知識容量,她的課堂多媒體使用率為86.9%。
雖然剛剛參加工作,但數學教師周建強已經在徐州三十一中高效的“大數據課堂質量分析”模式下迅速成長?!半p減要求我們,在減少作業(yè)、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,還要保證學生的學習。這就要求我們對課堂教學要精心準備。在我們數學學科中,一些定理、知識的講解,需要更多地讓學生參與進來,讓學生通過歸納與觀察,總結得到定理?!?
02課堂研究,貼近孩子的生活和成長
沈瑜介紹,為了收集更豐富的課堂數據,鎖定學生的“學”,更精準的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學校還設計了四張課堂研究量表,包括記錄師生每分鐘教學行為的“師生課堂行為記錄表”,記錄課堂學生活動的“學生參與度記錄表”,隨機抽取4位同學完成的根據授課內容命題的“當堂檢測反饋表”,對本節(jié)課整體評價的“課堂評價表”,課后共同結合數據研討、分析。此外,每一位學生還有一本特殊的作業(yè)記錄本。學校會定期通過檢查學生的記作業(yè)本,及時掌握教師作業(yè)布置的類型和學生完成作業(yè)的時長,對問題及時反饋跟蹤,優(yōu)秀案例及時收集推廣。
“有了課堂行為記錄表,大家上課的參與度明顯高出了很多。”七(3)班班長溫梓貿告訴記者,班里的同學都更愛在課堂上和老師互動了。拍攝當天,坐在七(3)班的教室里,記者和聽課的老師們一起,聽取了政治老師程艷燕的一堂課。程艷燕十分重視和孩子們的“心靈溝通”:“雙減要求我們一線教師,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,還要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和成長。比如,我們的作業(yè)布置會更傾向于提高孩子的能力和綜合素質;每天放學前,我們都會播放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歌曲,讓孩子們在這些歌曲中,體會到在學校的樂趣。”
徐州三十一中校長姚燦介紹,學校整合了教務處、教師發(fā)展中心、教研組等多部門力量,形成了一套基于數據診斷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,通過細化學情數據分析,優(yōu)化教學方案,促進圍繞“學”的教學;通過整合教學行為數據,不斷優(yōu)化教師的教學方案 ,促進師生更好的類比反思;通過科學的評估,引領課堂回歸立德樹人和科學思想培養(yǎng),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管理水平。
建強學校教育主陣地,向45分鐘要質量
“我們把今明兩年作為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年’, 引導學校和教師把精力傾注在課堂上,向45分鐘要質量。研究制定作業(yè)規(guī)范管理細則,落實作業(yè)公示制度,部分縣區(qū)還專門建立了作業(yè)管理平臺,在壓降作業(yè)總量的同時提高質量。”徐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、市教育局局長石啟紅表示,徐州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開展了課后服務,115萬名學生報名參加,實現(xiàn)“兩個全覆蓋”?!拔覀兺貙捳n后服務渠道,開發(fā)了一批課后服務實踐基地,啟用新的徐州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和青少年勞動實踐基地。在全省率先建設了覆蓋全市的課后服務綜合管理平臺,實現(xiàn)在線排課、選課報名、費用交納、評價反饋、績效統(tǒng)計等一體化管理,對開設課程及授課質量開展質量評估和滿意度測評,推動課后服務及時補短,更好地服務學校和學生?!?br />
對于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治理,徐州也有“大動作”。據悉,徐州全市積極做好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“營改非”和重新登記工作,引導鼓勵學科類培訓機構向素質教育類、技能類或成人培訓轉型。深入開展專項整治,嚴格審查培訓內容、培訓時間、培訓人員資質,著力治理不正當競爭、虛假宣傳等行為,不斷強化價格監(jiān)管、合同規(guī)范管理,維護學生和家長合法權益。
巧用“大數據”為“雙減”助力
有了大數據的助力,“減負增效”不再只是一句紙面上的口號。拍攝當天,在七(3)班的教室里,記者和聽課的老師們一起,聽取了政治老師程艷燕的一堂課。老師授課投入,學生聽得專注,師生間的互動輕松愉快,這是理想的教學模式無疑了。
通過數據分析,徐州三十一中的老師們給“雙減”提質增效找到了絕佳的路徑,也為我們如何使用好“大數據”做出了很好的示范。身處“大數據時代”,如何在數據中找到問題,接著在問題中找到差距,進而尋找產生差距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,徐州三十一中的案例值得我們深度分析。
來源:揚子晚報紫牛新聞